藝術的真相 (4) – 如何定義?

美感的呈現

 

與藝術最形影不離的一個詞語,就是「美學」。所謂的美學是就是研究「美」的學問,古時的藝術作品無一不被認為是「美」的呈現,無論是大自然的美,人體的美,皆為藝術家對大自然(或者是造物主)的讚頌。於是,「美」便成為藝術品的必然特性。我其實一定程度上同意藝術是美感的呈現這個看法,藝術品沒有「美」,就難以有欣賞的價值,甚至令人不屑一顧。然而,今天我們要評論藝術,就不能以「美」作為藝術的充分條件,即是說藝術很難不包含「美」,但包含「美」的作品或者事物就不一定成為我們心目中的藝術品。

 

試舉一例,有人拍攝了一輯女子的照片,這位女子擁有著沉魚落雁之容,閉目羞花之外貌,婀娜多姿的身材,可惜的是原來拍攝者卻是個藝術白痴,手法拙劣,千篇一律,儘管那位女子是如何美麗,我們也難以把這輯相片視為藝術。著名超現實畫家達利就曾經拍攝過一幅攝影作品,數名祼體女模特兒在一間光線暗淡的房間裡,竟然推砌出一個骷髏頭的模樣,在這幅攝影上,除了包含女人銅體的美感之外,達利更運用其創造力,予以觀賞者神秘不安之感,誘惑與恐懼兩感交集,於是又成為了話題之作。這相信就是藝術和非藝術在基礎上的分別了,藝術家並非只是「美」的複製者,他是「美」的創造者和昇華者。

 

近幾年在香港,所謂「靚模」的寫真大受歡迎的,其中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一位女模特向記者說希望拍出自己「健康的性感」,而非「色情的性感」,不禁令我驚奇納悶,究竟甚麼是「健康的性感」呢?難道是想用一大堆維他命丸遮掩著自己的重要部位?當然,我相信她的真正用意應該是不想寫真拍得太過庸俗,希望拍得更富有藝術美感,這是因為世上根本就沒有不色情的性感,所謂性感(Sexy)是指性的誘惑(Sexual Attraction),所以性感必然是色情的。事實上,自古到今不少藝術作品都有性的誘惑的成分,巴洛克時期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茲於1651年的作品《鏡前的維納斯》(The Rokeby Venus)可以說是古代作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這幅畫作現今存放於倫敦的國家藝廊,畫作中一位女子背著觀眾,祼露著身體,展示著她線條幽美的臀部,在她的身前有一位小男孩(邱比特)拿著一面鏡子,從鏡子裡你能夠看到她非常模糊的樣子,同時感覺到她彷彿也在凝望著你。十七世紀在激進保守的西班牙裡出現過的祼體作品極少,這本身就是接近不可能,因為畫家極有可能會因此而被西班牙宗教法庭逐出教會,甚至驅逐出境。這幅畫出現過無數的故事和產生了無數的懸案,包括作品是為誰而畫?畫中人的真正身分是誰?是畫家的情婦?還是妓女?而後來由於畫作的名氣越來越大,描繪了女人的完美極致,引來女權分子以抗議婦女參政權運動領導人被囚禁一事為名,用切肉刀破壞了這幅名畫,國家畫廊動用了多名頂尖的人員足足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令這幅名畫得以修復。

 

不過,從純粹繪畫藝術的角度來看,這些懸案的真相和故事並沒有甚麼可貴之處。從畫作的藝術價值來講,這幅繪畫卻有兩個重要的突破。第一,比較以往關於維納斯的祼體畫,是以女子的正面居多,以背部和其性感的臀部展示人前是絕無僅有,作品相較於其他作品更能產生觀看者的幻想和官能上的刺激。第二,就是關於鏡子的影像問題。曾經有研究者找來真人模仿過畫中的情況,從畫家的角度和鏡子的方向位置而言,鏡子所投影的不應該是女子的臉龐,反而應該是女子的私處;作品刻意違返了正常的光學定律,很有可能是畫家聚焦觀者目光的手段。違反常理或者常識,就在十七世紀的這幅繪畫裡,埋下了伏線;三百年後的超現實主義把「違反常理」變成了規條,發揮到極致,我們往後會再談。

 

總的來說,「美」是人類的感性認知,它同時包含我們的慾望,因此藝術有時也包涵了一些情色的成分,於是藝術往往不時觸及一些宗教的禁忌,這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並不是藝術的充分條件,但卻是必要的條件,至少直到今天仍然是如此。

藝術的真相 (3) – 如何定義?

自然的模仿

現代人對藝術所產生的迷惘,是因為現代藝術五花百門,藝術一詞因此而被演繹得不倫不類。我喜歡了解古人的看法,雖然我們明白古人對藝術的看法必然與我們不同的,因為他們未曾見過現代藝術,他們也無從理解藝術的演化史,但古人的看法是藝術發展的根源,我們不能夠捨之不顧。現在我們回到較古老的時代,談談古人怎樣理解「藝術」。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把世界劃分為現實世界(感觀)和理型世界(真實),今天我們不難理解這個所謂二元論的理念,因為一齣2001年上演的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正好演繹了這種哲學觀。在柏拉圖眼中,我們活著的現實世界,其實並不真實,我們以為世界就如眼睛所見,五官所感,可是我們卻不能證實這些感覺是真實的,而世間萬物皆為理型世界的一個「影子」而已,情形跟《22世紀殺人網絡》所說的相似。現實世界並不真實,是柏拉圖的立論基礎,理型世界則是他自己所幻想的東西,其實並無認知意義,不過柏拉圖的例子很會說服人,在《理想國》一書中,他以一個寓言來解釋了這個理論。他說,有一群囚犯終生被囚禁於一個洞穴之內,手腳皆已被綁,動彈不得,只能背著洞口。正好洞裡是一面白牆,而他們身後有一堆火光經常投射著幾個人影到白牆之上,可是,他們從出生至今從來未走出過洞穴之外,因此他們一直以為白牆就是世界,那些影子就是真實的人。一天,有一囚犯掙脫了捆綁逃生,到了洞外發現真實世界原來比那幅白牆廣濶得多,色彩斑斕得多,而他一直以為真實的東西,其實只不過是影子而已。 這個故事對喜歡哲學的人來說是耳熟能詳,柏拉圖這個囚犯寓言和理型論影響著後世很多藝術家的世界觀。這些藝術家都不相信現實世界的真實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大都承襲了這些古希臘哲學的學說,他們認為現實世界是影子,而繪畫藝術就是「影子的影子」,藝術是映照著現實世界的一面鏡,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就是叫演員要「拿一面鏡于去照自然」,而畫家模仿自然其實猶如現實世界是模仿真實世界一樣。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對古人而言,藝術是自然界的模仿,即所謂的「第二自然」,從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的時期正值宗教興盛,人們大都相信大自然由上帝所創造,他們的思慮在於模仿技術的高低,能否做到形神俱備,因為模仿自然成為了歌頌上帝和傳播上帝種子的手段。不過,繪畫藝術又並非只是作為自然的一面鏡子,或者說人們根本不能滿足於此,他們認為模仿自然的同時,仍然須要創造性把事物理想化。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就顯然地強調了創造性的重要,在他的筆記中提到──「要成為優秀的藝術家必須要謹記,當每次走到田野裡去時,必須用心去觀察各種事物,仔細看完這一件再去看另一件,把比較有價值的東西選擇出來,然後把這些不同的東西捆在一起」,由此可見創造性的實現依賴著藝術家的對事物的洞察能力、技巧和智慧。

 

達文西和很多當時的藝術家都是有先見之明的,藝術不能滿足於追求模仿自然,否則,藝術就是一面普通的鏡子,一件無生機的死物,因此,我以為在模仿之外,藝術家須要透過主觀的意志,為作品注入創造力。

藝術的真相 (2) – 如何定義?

藝術=一切東西?

對於「藝術」一詞的定義,世人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藝術一詞的用法同樣是一知半解,於是愈用愈泛濫,最終的結果是,世間萬物乃至任何行為皆可謂之為藝術,但如果世間萬物皆為藝術的話,那麼「藝術」豈不變成「東西」的同義詞?事實上,學術界亦曾有此爭辯,有些語言分析學家認為「藝術」一詞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倒不如索性取消它吧。誠然,「藝術」的確是在生活中用途廣泛,用法五花百門,但我們卻未去到視世間萬物皆為「藝術」的境地;一幅繪畫、一件雕塑,我們會稱它們為藝術,但我們卻未曾見過一個智力正常的人會把一個街上的垃圾桶、地上的蕉皮視為藝術;這就證明了一個事實,「藝術」與「非藝術」之間,人們是基本上能夠區分的,它們之間有著不能逾越的界線,所以「藝術」一詞亦並非毫無意義的。

藝術的真相 (1) – 寫在前面

國內電視劇《走向共和》,有一幕談到孫中山先生到了一條鄉村,向村民解釋何謂民主選舉,那裡的鄉長跟他說,老百姓的素質低,怎麼知道甚麼是選舉?怎樣的人才應該被選?孫中山就問這位鄉長:「你的孩子要不要上學?」「當然要啦。」鄉長回答。孫中山接著說:「好,那麼假如有人對你說你的孩子不識字,所以不用上學,你會怎樣說?」鄉長答曰:「胡說八道,正因為不識字才要上學嘛!」鄉長正中了孫中山的下懷,孫中山便說道:「對啊,所以有人說,老百姓的素質低,不可實行民主選舉,這就跟孩子不識字,就不用上學一樣的荒謬可笑嘛!」此時,哄堂大笑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是要透過實踐才能被了解,而實踐的過程同時又是了解的過程,目的是手段,手段也是目的。我常聽到朋友說,我不懂藝術,別叫我去聽音樂會了,別叫我去畫展了,其實他們跟那位鄉長的思維相差無幾,民主選舉就是要百姓去選自己喜歡的人,背後沒有深奧的學問,而藝術就是要欣賞者去享受藝術作品所能帶給他的感動和共鳴,背後也沒有深奧的學問;不過,當你參與選舉越多,你就明白你應該如何去選,怎樣的人你才應該選,漸漸你會明白民主選舉怎樣影響你的權利和福祉,同樣道理,當你花多一點時間去欣賞藝術創作,你便會續漸明白藝術所能帶給你的意義,它怎樣影響你的生活、內涵、心境和思想。

 

偶爾,我會遇到一些朋友,他們知道我酷愛藝術,於是便詢問我一些藝術的相關問題,例如:這幅畫是甚麼派別?這幅畫想表達甚麼?為甚麼一件這麼醜的雕塑也可以成為藝術品?為甚麼這幅繪畫能夠價值數億?從他們的問題當中,我感覺到人們對藝術的困惑和迷惘可真不少。對他們來說藝術的一切一切都是神奇、鬼秘和難以解釋,究其底蘊,就是因為他們不曾嘗試過接觸藝術,或者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像有些人食而不知其味一樣,山珍海錯,對他們來說也和白飯麵包沒兩樣。

 

不過,你以為到了家高級酒家,裡頭就只有山珍海錯,那就錯了,它可以照樣給你白飯麵包。我記得一次親身的經歷,在中學時期我們都要上美術課,記得一次課外活動,我們到了灣仔一間藝術館進行参觀,那裡有各式各樣的藝術品,有繪畫、版畫、雕塑,可以說是林羅滿目。藝術館的導師把這些藝術品一一用心介紹,然後打算帶我們走到另一層,打開了防煙門,我們看到一大堆木門放置在樓梯口,我們心中不禁納悶,為甚麼這裡會亂作一團無人清理?接著,導師說這其實是某某某藝術家的作品,聽後我們無不露出驚訝的神情,他說這是一種「裝置藝術」。十年後的我,看到這類藝術品,已經是見怪不怪,不再覺得驚訝或者疑惑,但我相信每個人都總會遇上同樣的疑問,藝術不就指是繪畫、音樂、雕塑?不是的話,究竟何謂藝術?正因為我們的疑問太多,我決定利用空餘的時間,盡量用最淺白的語言,寫一些關於藝術和藝術發展史的文章,好讓一些對藝術望而卻步的人、一些對藝術欣賞存有各種誤解的人,破除困惑,認識藝術其實並非如此高不可攀。

 

在我眼中,藝術是屬於普羅大眾的。普羅大眾直接感受一件藝術品是無需要深奧的學問,也無需要通過任何複雜的解讀的,很多人往往總是把藝術說得深不可測,以為曲高永遠和寡,令人們都嚇怕了。當然,對藝術品的深入探秘,對藝術家生平的了解,對藝術發展史的認識,對審美科學的認知,皆有助欣賞者感受藝術品的魅力和歷史意義,但從欣賞藝術的角度看,這卻不是必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

 

巿面上不少關於藝術或繪畫的著作,有些宛如只想給行內人讀,有些只有作者自己才明白,有些又不夠明晰、不夠深入,有些又太冗長而無味。這本書希望能夠作出一點突破,用最簡單的例子,解釋複雜的問題和講述藝術的演化。我喜歡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和他的「大歷史」觀,藝術史上很多技節實際上並不重要,我們應該以「大歷史」的角度觀察藝術的發展,找出重點和關鍵的線索,才能真正了解藝術的真相,而不致於變成「瞎子摸象」。本書會先從基礎問題「何謂藝術?」談起,討論藝術古往今來的定義,進而論述藝術的價值和意義,最後再談談藝術的發展和演進,我會在這裡會帶領讀者認識各種不同的藝術流派,他們皆是在藝術史上重要的里程,認識代表他們的作品,認識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認識藝術家的經驗和創作過程,相信這對欣賞者理解藝術有著指導性的作用。

 

我尤喜以生物進化來比喻藝術的演進,因為藝術求變和力求創新的動力與我們人類的「基因」有著極之相似的特性,我渴望通過此一理念去闡釋人類的藝術發展,不單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野豬》

近年黃子華的幾套舞台劇我都有去捧場,《男磨坊》,《咁愛咁做》,和兩星期前看的《野豬》,因為據說這幾套舞台劇都不會出DVD,一旦錯過了可能會追悔莫及。

《野豬》的政治意味較上兩次的舞台劇都比較濃厚,值得深思的地方是,我們有多少人聽到美麗的謊言都會當成是真實?社會的公義究竟如何去界定?我們是否可以像功利主義者般以所預期結果,利害,損益去衡量每個政策是否公義?

另外,我在步出劇院之前,還未想到《野豬》和故事的關係,由於沒有重看的機會,只有從作者的介紹裡,字裡行間之中聯想,文匯報引述作者(莊梅岩)說:寫作的觸發點來自於一次在香港目睹野豬的打獵。「香港真的是有野豬的,我突然發現很有趣,我們總說城市化城市化,慢慢建立著一些東西,霸佔了它們的生活,有時你甚至都忘了它們的存在。直到某一天,它發狂地衝進來,你會覺得它是在擾亂這個文明的社會,但其實原本這個地方是屬於它的。」我猜想,作者的意思是,在城巿中每一個人都被社會和政府透過不同的形式教育成一個「文明」的人,他們很少對社會或者既有的事提出異議,甚至沒有懷疑,但偶然在他們當中會有一個人,勇於懷疑,勇於尋找真相,因為這是人類最原始的「人性」,而所謂的野豬相信就是用來比喻這種人性,而這種人性,或者會帶領我們追求更有價值的生活,甚至是更有價值的政治制度。

Continue reading

罵得好。

這篇文章出處應該是人網,罵得好,拳拳到肉,人網和人民力量一幫人應該引以戒。

一個集集聽蕭生既cd-rom既心聲

小弟係一個cd-rom, 好少出聲, 不過聽完琴日既蕭生節目, 真係有野好想講

首先, 今次區選, 係徹底失敗, 唔係講議席, 係講人數, 大部份得票都唔多過500, 當然冇地區實積係關鍵, 但亦同時睇到人網既coverage根本係好少, 蕭生琴日仲話下年立法局有幾多席, 唔好玩啦, 乜真係認為求其搵條友去選都會嬴???

新一代中, 醫生就膠到冇朋友, 日日係facebook J 就以為自己好多人支持, 又講埋晒d膠論, 馬仔有知名度但論述欠奉, 形象差, 主席就同馬仔相反, 論述好但冇知名度, 雨陽太貴公子feel, ceo算係最好, 但都真係差少少, 蕭生唔係諗住掛人民力量/人網個名, 佢地可以選到呀?? 會唔會太大言不慚呢???

對於人民力量既走向, 小弟也想講幾句, 大舊得300票己經反映香港人唔buy呢一套, 公義冇錯係要伸張但人民力量真係要定返個方向, 外傭事件已係一例, 一句講晒支持維護司法獨立反對釋法已經講完, 又要講到香港人歧視, 反過來話香港人, 好似皇上既立埸其實己經足夠 ,定一個切實既目標, 唔好成日side track晒d議題啦

蕭生同毓民以樹敵為樂既性格, 其實都係一個失敗既原因, 社記分裂, 以一個民主既投票d黨員撐阿陶多, 輸左離開咪好囉, 何必日吊夜吊, 蕭生都講過, 要將反對政改既團結一政, 但有毓民就做唔到呢件事, 有時為左一個更大既目標, 有d私怨係要放低, 當然肥佬黎既唔駛講, 冇空間讓步, 但其他人, 何必樹敵為樂呢? 蕭生收購高登, 冇所謂, 但又駛唔駛財大氣粗叫d小朋友夾錢, 笑d小朋友俾唔起錢呢??? 搞到更多人憎人民力量呢??? 當然, 人民力量同蕭生冇關係, 整死佢都冇話唔得, 但有心支持既就唔好咁啦, 一次高登事件蕭生你拎多幾M出黎搞早晨節目都補唔返

另外也為其他網友講幾句, 毓民版主亂ban人係人都知, 蕭生一句0個度係獨立版區就唔理, 毓民又話唔關我事, 你地兩個係咁就唔該你地唔好話長毛唔理佢d手下唱衰毓民, 係黃毓民政評亂ban人你毓民唔出聲就等於長毛話自已無權管自已d下屬一樣, 不負責任, 人網管理也是一樣

星期一同d經理食飯, 講到選舉, 佢講左一句幾有趣既說話, 如果有人有董健華既胸襟, 梁錦松既組織力, 黃毓民既感染力, 咁香港就會有希望有民主, 也許係一種幻想, 但我也期望會有這一個人出現

ps. 如果大家認為我係5毛既, 請自便, 我阻唔到你地j, 但如果連呢個post都要俾人move去唔知邊到, 咁人網一眾管理層, 真係……..

《3D肉蒲團》──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何懼劣評?

《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上映至今踏入第八日,票房已超越二千萬。由開畫前一片熱烈的新聞炒作,試映時各界傳媒好評,口碑載道,直至公映後數天由杜文澤聲音演繹網民對這輯電影的不滿,咒怨之聲四起為止,《肉》一片已經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的重要話題之作,毀譽之聲,此起彼落,飄忽不定。

近幾天接觸到的看過《肉》片的朋友都認為此片言過其實,但今天看完此片後,感覺《肉》必然是近十幾年來港產片的佳作之一。以一部商業電影而言,其重要之處是,能否令觀眾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帶來滿足,這種滿足包含著各種不同的元素,例如情緒的喜悅,官能的刺激,《肉》片雖然以性愛為題材,卻不缺乏其他官能刺激的元素,且在情節上刻意營造各種富有香港特色的搞笑場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止是未央生移植陽具一幕,更有飾演「地缺」的田雞那一句慷慨之言──「我就是天生一副硬骨頭」,原來所謂的原則到了緊要關頭還是可以抛棄的,田雞實在把民主党的「無奈」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電影完結之後,步出戲院時,腦海之中仍然餘韻繚繞,這相信就是感染力強的故事,所能帶給觀眾的效果。《肉》片以性與愛為其思想的主軸,開首時一對老夫妻雖然沒有性,但卻恩愛無比,這不為男主角未央生所理解,但當經歷了各種愛慾歡愉,飽嚐過各種人間苦楚之後,未央生方才大徹大悟,洞悉與鐵玉香間的真愛。電影首尾呼應,成功地營造了意味深長的效果,香港電影中能有此種感染力者,恐怕是寥寥無幾。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這是梁啟超寫《李鴻章傳》的第一句話,世上任何人物、任何作品都有其局限,今天觀乎所有對《3D肉蒲團》的劣評皆來自電影宣傳期間的過分炒作,令人們有了錯誤的期待,或者以為它是AV片,或者以為那些女優真會「埋身肉博」,又或者以為雷凱欣有非常突破性的演出,凡此種種都成為怨聲四起的主要理由,可是,這其實不過是以往大罵李鴻章為奸臣、賣國賊的歷史重演而已。

其他資訊: Continue reading

《黑天鵝》

前天看了《黑天鵝》,女主角精煉的演出是最大的賣點。整套電影氣氛陰沉、鬼魅,是一套不折不扣的恐怖片。須知藝術美感和恐怖驚嚇是兩種不能揉合的特質,兩者只會被其一所掩蓋,所以這一輯電影只能算是一輯恐怖片,而不是藝術片。